氧化銅礦的分類有以下幾種:孔雀石、藍銅礦、硅孔雀石、水膽礬、膽礬等。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孔雀石
孔雀石[CuCO3·Cu(OH)2]可用硫化鈉硫化后用黃藥或伯胺捕收,可以用長碳鏈黃藥捕收,或用脂肪酸類捕收。
二、藍銅礦
藍銅礦[2CuCO3·Cu(OH)2]其可浮性與孔雀石相似。
三、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CuSiO3·2H2O]其可浮性很差,因為它是組成和產狀不穩定的膠體礦物,表面親水性很強,捕收劑吸附膜只能在礦物表面或孔隙內形成,而且附著不牢固,對浮選的pH值要求很嚴格。
水膽礬[CuSO4·3Cu(OH)2]微溶于水,很難浮。
五、膽礬
膽礬[CuSO4·5H2O]為可溶性礦物,浮選時溶解且破壞過程的選擇性。
氧化銅礦石的選礦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硫化后黃藥浮選法
這是較實用的方法即先用硫化鈉或硫氫化鈉等藥劑將氧化銅礦物硫化,硫化時pH8值應小于10-10.5,作用時間宜短,硫化劑應分段添加。硫酸銨和硫酸鋁有助于礦物硫化??梢灶A先硫化的礦物為孔雀石、藍銅礦和赤銅礦。硅孔雀石難以硫化。
二、脂肪酸浮選法
該法只適用于脈石多為硅酸鹽類礦物的礦石,多用C10-C20的脂肪酸捕收,同時加碳酸鈉調漿,用水玻璃和偏磷酸鹽抑制脈石礦物。礦石中含大量鐵、錳礦物及成鹽礦物時指標不佳。
三、特殊捕收劑浮選法
如用羥肟酸、苯并三唑、孔雀綠、B-130、N取代二乙酸等捕收劑與黃藥組合使用。
四、浸出→沉淀→浮選法
用硫酸先將氧化銅礦物中的銅浸出,然后用鐵粉置換出金屬銅(沉淀銅),再用浮選浮出銅。酸的用量因礦石性質而異,可從數千克到30-40kg。置換1kg銅需要鐵粉1.5-2.5kg,而且溶液中必須保留過量的殘留鐵粉。浮選的pH值為3.7-4。
五、捕收劑用雙黃藥或甲酚黑藥
此外還可以用離析→浮選或浮選→水冶法處理。
以上內容就是氧化銅礦的可浮性與選礦方法,更多氧化銅選礦工藝流程或氧化銅選礦技術與氧化銅選礦設備請咨詢昆明昆重礦山機械。
咨詢熱線
13529439066(同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