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浸——置換——浮選法簡稱LPE法,它是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用稀硫酸溶液將氧化和混合銅礦石浸出;第二階段用鐵屑等置換浸出液,將銅置換沉淀;第三階段浮選沉淀銅。云南銅礦LPE選礦方法的工藝過程可簡述如下:
一、磨礦
磨礦細度根據礦石性質和銅礦物的成分而定。如果礦石是純氧化礦,如孔雀石、藍銅礦和其他易溶解的礦物,則磨礦粒度應盡量大些,一般粒度上限約1mm。若含難分解的硫化銅礦物和貴金屬時,則磨礦粒度與普通浮選過程相同,即保證使硫化礦、金銀同脈石單體分離。近年來趨向于采用泥砂分開處理的流程,即先將礦石碎至8mm,泥砂分開處理,礦泥用酸浸,礦砂可先浸后浮或只用浮選法處理。
二、浸出
浸出時適宜的條件,如硫酸的濃度、礦漿的液固比、溫度等要通過試驗來確定。一般來說,酸浸時采用濃度為0.5%-0.3%的稀硫酸作浸出劑,目的是分解次生氧化銅礦物,余酸一般為0.05%-0.1%,固液為1∶(1-2)。浸出是在室溫或加溫至50-80℃的條件下進行。
三、沉淀
沉淀時可用廢鐵、鐵屑、海綿鐵或灼燒后的廢罐頭盒作沉淀劑,也可采用硫化氫作沉淀劑,使銅呈海綿銅或硫化銅形態析出。沉淀時主要控制pH值、沉淀劑用量等因素。置換沉積時固液比為1∶3,開始的酸度2-3g/L,置換時間10-25分,銅的沉淀達87%-97%,鐵耗主要取決于介質的剩余酸度,一般為1.2-3.5kg/kg。置換沉淀時應避免充氣,以免置換銅被氧化和重溶。若浸液余酸太高,可先用石灰進行中和。
四、浮選
金屬銅的可浮性好。沉淀銅的浮選直接在弱酸性。(pH=3.7-4.5)礦漿中進行,一般采用混有甲酚(1∶1)的甲酚黑藥或雙黃藥作捕收劑,以甲酚或松油作起泡劑,未分解的硫化銅礦物與伴生的貴金屬和沉淀銅一起上浮。浮選流程簡單,通常從粗選槽中即能產生富精礦。
總之,LPE選礦方法的特點是可采用較粗的磨礦細度、較稀的浸出劑、浸出礦漿不用固液分離,未分解的硫化銅礦物和貴金屬可與沉淀一起浮選回收,與直接浮選法比較可得較高的銅精礦品位和回收率。
以上內容就是云南銅礦的LPE選礦方法,更多銅礦選礦工藝流程或銅礦選礦技術與銅礦選礦設備請咨詢昆明礦山機械:13529439066
咨詢熱線
13529439066(同微信號)